因此在清廷刚建立时,在北方反抗清廷的基本是以农民起义为主,而汉族官绅基本都选择投靠清廷,并且积极帮助清廷攻击大顺军,以及镇压反抗清廷统治的农民起义。在这样的况,清廷才能够迅速的平定北方,连续击败大顺军,并迫大顺军南。
如果清廷在这个时候能够抓住这一时机,稳定人心,完全可以使自己在北方的统治稳定来,就算南征失利,也可以立足北方,形成南北对持的局面,但可惜随着清廷在北方统治稳定之后,错误的推行了一糸列的错误政策,如剃发令,圈地令,逃人法,投充法等,而在政治上又推行民族歧视政策,重满轻汉,而在汉人之中,又重辽人而轻新附汉人。使北方官绅地主的尊严和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。因此他们在政治态度上随之发生分化。
另外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表面上看来,还是北京爆乱的余波,但从本上来说,是北方的汉族人对清廷统制不满的一次集大爆发。
结果在在很短的时间里,山西全省除了省首府太原和少数城池外,差不多都被反正的义军占领,同时姜瓖还派人潜南方,和商毅联络,希望能够得到商毅的影响和支持。
人也起兵响应,速度占领了宁武、岢岚、保德州、代州、繁峙、五台等州县之地。在山西东南,有胡国鼎、陈杜、张斗光等人起响应,攻克泽州、平顺等地。而在山西西南,蒲州到陕西韩城一带,也有虞胤、韩昭宣、李企晟等闻风响应,克陷蒲州及蒲属临晋等县。
[vip]第二十章北方大变(上)在线.
在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中,最大的特是,并不是像一般的农民起义一样,只有农民参与,或是以农民为主。而且在农民起义爆发之后,很快就有大量的原明官员和将领广泛的参与其中,由于他们都居有相当的军政经验和能力,因此在短时间內,也将起义反正的声势造得非常大。
本来在明朝灭亡之后,由于大顺政权的施政不当,对占领地区的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,黄河域一带的汉族官绅一度受到大顺政权的沉重打击。因此在清廷关,击败了大顺军之后,也公开表示,维护当地官绅的既得利益,北方的许多地区的官绅地主,也把清廷看成维护自利益的新靠山。同时清廷打的“代明剿贼”,“吊民伐罪”等旗号,也起到了一些收垄人心的效果。
尽还是一分官绅忍气吞声的乞怜于清廷;但有相当一分官绅在由依附清廷转变为公开、秘密反清活动,或者是反清的想法,包括有许多一开始公开投降清廷的原明官员。而在这时,南京政权也随之成立,也成为不少北方的汉族官绅的希望。
当然从地理位置来看,山西紧靠京师,因此姜瓖在大同举义反正,对清廷的威胁极大。毅虽然知,姜瓖本不过是一个反复无常之辈,这次举兵反正,也并不是于什么民族大义,纯粹是于对清廷的崇满歧汉政策不满,自己在清廷不受重用,再加上现在南北局势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清廷的统治并不那么稳定,因此才起兵反正,在这乱世中再投机一把。
而山东军区,仍然继续岀兵,取兖州、济南,合另外两路的攻。同时商毅又令,让驻守海州的郑成功,率军山东,增加山东战区的兵力,协助山东军区作战。
北京爆乱的发生只是第一导火索,使许多在清廷并不得意的原明官员、武将,也都认为清廷实力有限,自己大可一试手。也不少人由此而开始有了起事反正想法;而中华军攻破大沽是第二导火索,让人们见识到中华军完全有能力向清廷发动攻;而中华军在山东发动对清廷的攻以后,也让北方的汉人明白,中华军准备大举北伐了,因此反正举事起义的爆发也成为推倒的多米若骨牌,一爆而不可收拾。
但无论姜瓖举义反正的动机会如何,在客观上是有利用中华军对清廷的攻,因此商毅和南京政府阁、**经过商议之后也决定,向清廷发动全面攻,于是**也正式令,湖广军区的司令,立刻兵取南阳,而收取洛阳;淮南军区也上兵,向宿州、毫州一线平推,然后取徐州;而南京军区为预备兵力。